2017年12月29日下午1点,本学期最后一期“学术面对面”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在资环楼554室如期举行。此次学术面对面活动邀请到了康江江博士分享其近期的学术研究。本次学术报告的主题是“智能手机生产网络的价值分配格局与中国角色演变——以苹果手机为例”。同时有幸邀请到了司月芳副教授作为点评嘉宾,本次活动由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部长黄鑫楠主持。
首先,康江江介绍了该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方法。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苹果公司官网。他认为研究全球手机产业的价值链分工状态与生产网络的组织模式,可以明晰价值链分工状态,对于促进全球价值链的深化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之后,他简单讲述了管理学派和曼彻斯特学派的异同和相关的实证研究。在智能手机价值链方面,康江江博士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例如,在苹果手机的价值链环节中,苹果、三星、美光、台积电等企业占据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核心技术含量较高与资本密集型零部件的生产和供应主要由国外厂商占据,而中国大陆厂商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环节,切入高价值链零部件的环节较少。
其次,康江江博士重点分析了苹果生产网络的动态特征。对于零部件核心生产基地空间变化而言,在中国大陆和日本分布的供应商分支数量最多,是苹果各种零部件的核心生产基地,其余国家地区虽相对较少,但分布较为集中。就中国大陆内部而言,大陆主要形成了5个显著的手机产业集群或集聚区。其中,珠三角、长三角形成了2个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环渤海与成都平原形成了2个小的产业集聚区,而中原地区形成了1个组装代工生产基地。
最后,康江江对以上观点做出了简单总结并与老师和同学展开探讨。在整个学术汇报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聆听讲座,同时展现出了讨论问题的火热积极性。康江江博士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司月芳副教授做了最后的总结点评。司老师对康江江博士的细致工作做出了肯定,指出对该研究课题的建议,认为想进一步加深研究,需要结合实地的企业调研去推进。本次学术面对面圆满结束。
摄影:黄鑫楠;撰写:黄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