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05)

发布者:李金龙发布时间:2021-10-14浏览次数:4243


bat365正版官方网站、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国当前地理大数据、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发展、国民经济发展建设对高层次人才所需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的要求,按照教育部有关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机制改革的要求,科学地设计和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进一步提高地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着力提升以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增强地理学科在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等领域的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等领域的竞争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量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1.人才的基本定位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爱国守法,品行端正,学风严谨,身心健康,具有家国情怀和使命感。面向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培养具备进一步深造潜力,具备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地理学科后备人才。

2.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掌握地理学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同时较为全面了解、熟悉地理学科的前沿领域与前沿研究方法,在某一特定二级学科领域具有良好的积累,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担负专业技术工作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专业外文文献阅读、开展相应学术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3.人才的培养特色

围绕学科整体发展方向,在若干重要领域(如,河口海岸学、城市自然地理学、世界地理学、遥感与智能地理学等)通过国际化培养、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等手段促成学生的使命担当与前沿需求的高效融合。

三、二级学科(专业)

1.自然地理学(070501

2.人文地理学(070502

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四、毕业与学位要求

毕业与学位授予要求(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点(观测点)及其内涵阐述

1.家国情怀

1.1国家认同: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地理学专业研究为依托,能从全球尺度认识国情,能从时空演变的角度认识“四史”,从专业角度自觉维护国家主权。

1.2理想信念:能从参与重大项目研究中,树立以扎实的专业学识和专业技能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1.3法治意识:具有宪法法治意识,能阐明专业知识领域的法治环节。

2.学科素养

2.1科学求真具备熟练运用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批判思维在地理学实践、研究中的求真、求美的品质,具有严谨的科学素养。

2.2地学思辨:具备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和科学人地协调观,具备地学格局思维、尺度思想、综合性思维。

2.3 野外精神:具备在室内外,特别是野外艰苦环境中吃苦耐劳、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地学野外精神。

3.团队协作

3.1领袖气质:具备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组织团队协同攻关的能力,具备优秀的统筹、协调能力。

3.2奉献精神:具备为了团队整体目标实现敢于牺牲自身利益,勇挑重担的奉献精神。

4.国际视野

4.1国际视野:能在全球视野下认识我国自然与人文地理空间结构特殊性、复杂性。

4.2交流能力:了解国际学术前沿,与国际学术权威顺畅交流,能顺畅参与国际组织的国际研究计划,能独立参与国际学术交流。


五、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1.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

2.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由导师个别指导和导师组共同培养相结合。导师组可根据需要,由跨学科、跨专业或国内外同行专家组成。本学科培养采取课程教学和课题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经过1~3年培养考核,择优录取为博士生。

六、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1.学分要求

1)硕士研究生修读总学分:23。各类别学分要求如下:

学位公共课(必修)6学分,学位公共课(选修)2学分,学位基础课4学分,学位专业课(必修)5学分,学位专业课(选修)4学分,跨一级学科课程2学分。   

2)补修课程要求:跨学科入学的研究生,应当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学科本科专业的有关课程,所得学分记为非学位课程学分,不计入培养方案总学分。

3)港澳台硕士生可免修思想政治理论课,代之以修读《中国概况》。

4)国际留学硕士生可免修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外国语,代之以修读《中国概况》或《中国文明导论》和汉语课程等有关课程。以外语为专业教学语言的学科、专业的留学生毕业时,中文能力应当至少达到《国际汉语能力标准》三级水平。

2.课程体系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中英文名称

学分

开课学期

修读要求

学位公共课

TYKC061110100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2

必选

TYKC061110100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Marxism and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

1

文科

必选

TYKC0611101003

自然辩证法

The Outline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1

理工必选


外国语

English

2

/

必选


研究伦理与学术规范类课程

Discipline and Ethics in Academic Research

1


必选


通识选修类课程

2


必选

学分要求:≥8 学分

学位

基础课

GEOG3121102006

GIS程序设计及软件应用

GIS Programming Design and Software Application

3

1/


GEOG3121102020

资源与环境遥感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Remote Sensing

3

1/


GEOG3311102015

经济地理前沿

Advanced Economic Geography

3

1/


GEOG3311102026

人文地理学前沿

Frontier of Human Geography

2

1/


GEOG3111102039

自然地理学前沿

Frontier of Physical Geography

2

1/


LXTY4211102036

河口海岸学

Estuarine and Coastal Science

2

1/

·

学分要求:≥4学分

学位专业课(必修)

GEOG3111102022

第四纪环境学

Quaternary Environment

3

1/


GEOG3121102023

城市自然地理学

Urban Physical Geography

3

1/


GEOG3111102038

环境地理学前沿

Advanced in Environmental Geography

4

1/


GEOG3121102022

地理建模方法

Geographic Modeling Methods

3

1/


GEOG3111102052

地理信息科学进展

Th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3

1/


GEOG3121102001

深度学习

Deep Learning

2

1/


GEOG3111102051

GIS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GIS in human geography

2

1/


GEOG3111102027

人文地理学思想与方法

Thoughts and Methods in Human Geography

3

1/


GEOG3111102029

区域经济与政策模拟

Regional Economy and Policy Modeling

2

1/


GEOG3311102007

文化空间研究

Cultural and Space

2

1/


GEOG3311102039

人文地理学文献讲读

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Geography Literature

2

1/


GEOG3311102004

区域科学研究方法

Methodology of Regional Research

2

1/


GEOG3311102025

区域规划理论与现代方法

Theory and Method of Regional Planning

2

1/


GEOG3311102024  

企业空间组织与管理

Enterprises Spatial Organization and Governance

2

1/


GEOG3311102016

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发展

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Urban Development

2

1/


GEOG3311102037

城乡规划与设计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2

1/


GEOG3311102020

城市空间组织

Urban Spatial Organization

3

1/


GEOG3311102022

关系经济地理学

The Relational Economic Geography

2

1/


GEOG3311102013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Theory and Policy

2

1/


GEOG3311102012

区域治理与空间规划

Regional Governance and Spatial Planning

2

1/


GEOG3311102038

现代都市管理理论及实践探索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n Modern City Management  

2

1/


GEOG3311102003

全球化与地方发展

Globalization and Local Development

2

1/


LXTY4211102026

河口海岸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Response of Estuary and Coast to Global Change

2

1/


LXTY4211102035

河口海岸前沿技术

Instruments and Operation Skills

2

1/


LXTY4211102037

河口海岸研究进展

Progress in Estuarine and Coastal Science

2

1/


学分要求:≥5学分

学位专业课(选修)


GEOG3121102004

沉积物污染化学

Sediment Pollution Chemistry

3

1/


GEOG3111102005

GIS开发

Development of GIS

3

1/


GEOG3121102008

环境监测与管理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3

1/


GEOG3121102005

全球变化

Global Change

3

1/


GEOG3121102012

环境分析化学与测试技术

Environmental Chemical Analysis and Testing Technology

3

1/


GEOG3111102025

地理信息科学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2

1/


ECOL3111102001

高级生态学

Advanced ecology

3

1/


GEOG3121102016

理论地理学

Theoretical Geography

3

1/


GEOG3111102018

旅游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for Tourism

3

1/


GEOG3121102003

区域经济理论与模拟

Theory and Modeling of Regional Economics

2

1/


GEOG3111102015

定量遥感基础

Fundamentals of Quantitative Remote Sensing

2

1/


GEOG3111102024

数字地球系统设计与开发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arth System

2

1/


GEOG3121102026

数字地球原理与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digital earth

2

1/


GEOG3111102034

遥感数据分析与建模

Remote Sensing Data Analysis and Environmental Modeling

2

1/


GEOG3111102036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The 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2

1/


GEOG3111102024

数字地球系统设计与开发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arth System

2

1/


GEOG3111102009

城市水文学

Urban Hydrology

3

1/


GEOG3121102018

灾害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Management

3

1/


GEOG3111102011

构造地貌学

Tectonic Geomorphology

2

1/


GEOG3111102007

水力学

Hydraulics

3

1/


GEOG3111102006

微波遥感应用导论

Introduction to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

2

1/


GEOG3121102010

数据挖掘与信息分析

Data Mining and Information Analysis

3

1/


GEOG3111102008

专题地图设计与编制

Thematic cartography and Map Design

2

1/


GEOG3111102001

行为地理与研究设计

Behavioristic Geography and Research Design

2

1/


GEOG3121102025

全球变化前沿

Advanced in Global Change

4

1/


GEOG3121102024

城市自然地理学前沿

Advanced in Urban Physical Geography

4

1/


GEOG3111102023

大气辐射与遥感

Atmospheric radiation and remote sensing

3

1/


ECOL3111102002

环境系统模拟

Simulation in environmental systems

2

1/


GEOG3111102020

环境地球化学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2

1/


GEOG3121102021

环境数据分析与建模

Environmental data analysis and modelling

3

1/


GEOG3111102053

环境土壤学

Environmental soil science

2

1/


GEOG3111102050

计算地理学

Computational Geography

2

1/


GEOG3111102026

旅游规划分析

Analysis of Tourism Planning

3

1/


GEOG3121102009

人类地貌学

Anthropogenic Geomorphology

3

1/


GEOG3111102040

地理信息科学在公共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应用

Applications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in Public Health

2

1/


GEOG3111102048

植物地理学进展

Advances in Plant Geography

2

1/


GEOG3111102044

极端气候变化统计分析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Extreme Climate Change

3

1/


GEOG3111102046

陆地生态系统学

Terrestrial Ecosystem

3

1/


GEOG3111102041

环境微生物分析技术与应用

Environmental microbial analysis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3

1/


GEOG3111102042

环境多介质模型

Multimedia Environmental models

2

1/


GEOG3111102047

湿地生物地球化学:理论、方法和进展

Biogeochemistry of Wetland: Theory, Method and Advance

2

1/


GEOG3111102045

环境微生物学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3

1/


GEOG3111102043

基于Python的气候变化数据可视化

Climate Change Data Visualization with Python

3

1/


AECO3311102006

区域经济政策与实践

Regional Economic Policy and Practice

2

1/


AECO3311102003

发展经济学

Development Economy

2

1/


AECO3311102004

区域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s of Regional Economics

2

1/


GEOG3311102018

城市规划设计方法与案例分析

Design Method and Case Analysis of Urban Planning

2

1/


AECO3311102002

创新经济学

Innovation Economics

2

1/


GEOG3311102021

工业经济学

Industrial Economics

2

1/


GEOG3311102014

交通运输地理学

Transport Geography

2

1/


GEOG3311102011

人文地理复杂性:理论、方法与实践

Complexity of Geography Network

2

1/


GEOG3311102005

创业地理学

The Geography of Entrepreneurship

2

1/


GEOG3311102006

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全球视角

Global perspective on China Economy Development

2

1/


GEOG3311102001

经济地理数学方法

Economic Geography Mathematical Method

2

1/


GEOG3311102045

人文地理学中文学术论文写作

Chinese Academic writing in Human Geography

2

1/


AECO3311102007

区域经济学前沿

Frontier of Regional Economy

2

1/


AECO3311102001

环境与能源经济学

Environmental and Energy Economics

2

1/


AECO3311102005

产业管制经济学

Industry Regulation Economics

2

1/


GEOG3311102036

地理信息分析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alysis

2

1/


GEOG3311102035

中国政区地理

Administrative Geography

2

1/


GEOG3311102028

海岸带管理与3S综合应用

Coastal Management and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3S

2

1/


GEOG3311102029

区域视角的全球城市研究

Global Cities from perspective of region

2

1/


GEOG3311102030

地缘环境解析:理论与方法

Geo-setting: theory and method

2

2/


GEOG3311102032

城市地理国际联合实习——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Urban Geography: Yangtze River Delta Field Course

2

1/


GEOG3311102044

人文地理学英文学术论文写作

English Academic Writing in Human Geography

2

1/


LXTY4211102029

环境分析化学

Environmental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2

1/


HYDE4211102003

泥沙运动力学

Mechanics of Sediment Transport

3

1/


MNSC4211102011

物理海洋学

Physical Oceanography

2

1/


LXTY4211102008

化学海洋学

Chemical Oceanography

3

1/


MNSC4211102013

生物海洋学

Biological Oceanography

2

1/


MNSC4211102008

海洋地质学

Marine Geology

2

1/


GEOG4211102002

河口海岸遥感

Remote Sensing of Estuaries and Coasts

2

1/


LXTY4211102001

生态学基础

Fundamental of Ecology

2

1/


HYDE4211102001

工程水文学

Engineering Hydrology

2

1/


HYDE4211102002

海岸工程概论

Coastal Engineering

2

1/


LXTY4211102031

海洋数值计算方法

Marine Numerical Calculation Method

2

1/


MNSC4211102009

海洋数据实用分析与计算技术

Practices on Ocean Data Analysis and Computational Technology

2

1/


MNSC4211102005

海岸地貌学

Coastal Geomorphology

2

1/


MNSC4211102004

海岸带遥感技术与应用

Coastal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2

1/


MNSC4221102001

陆海相互作用原理

Fundamentals of coastal and estuarine dynamics

1

1/


MNSC4221102002

河口海岸模型

Introduction to modeling

1

1/


MNSC4221102003

沉积动力学原理

Sediment dynamics

1

1/


MNSC4221102004

河口海岸水质模型

Introduction to Water Quality Modeling

1

1/


MNSC4221102005

海岸动力学及其应用

Coastal and Shelf dynamics

1

1/


MNSC4221102006

河口海岸湿地生态

Estuarine and Coastal Wetlands Ecology

1

1/


MNSC4221102007

近海海洋化学

Maine Chemistry in Coast Sea

1

1/


GEOG3111102054

冰冻圈科学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Cryospheric Research

2

1/


GEOG3111102055

生态系统与健康地球

Ecosystem and Healthy Earth

2

1/


GEOG3311102040

地缘政治学

Geopolitics

2

1/


GEOG3311102041

全球科技地理前沿

Frontiers in Global S&T Geography

2

1/


GEOG3311102046

健康地理研究前沿

The research frontier of health geography

2

1/


GEOG3321102013

经济地理定量研究案例与Stata操作

Econometrical cases and Stata operations of economic geography

2

1/


学分要求:4学分

跨一级学科课程


跨一级学科选修课1



必选

学分要求:2学分

非学位课程

修读培养方案要求以外的课程,如补修本专业本科课程等,不计入培养方案总学分。

总学分


_23学分

七、培养环节考核

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主要包括:基本文献阅读能力考核、开题报告、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学术活动、中期考核,鼓励各院系(学部)开展预答辩,各环节考核时间安排详见下表,各院系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学期

硕士

优秀本科生修读研究生阶段课程



基本文献阅读能力考核

开题报告

学术活动

实践环节

中期考核

鼓励开展预答辩

答辩


科研训练贯彻始终


1.基本文献阅读能力

1)考核要求

硕士研究生应具备本专业的基本文献阅读能力。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要完成重要文献的阅读。基本文献阅读能力训练为培养过程的必修环节,中期考核时须提交相关考核材料,但不计学分。

2)考核结果及分流说明

导师审核评定是否通过。不通过学生可以在1个月以后再次提出申请。

2.开题报告

1)准入条件

课程学分修满。

2)考核要求

开题报告由培养单位或导师组织开题答辩,开题报告考核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由具有硕士生指导资格的、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属于不同学科交叉培养的硕士生,应聘请所涉及的相关学科专家参加。

3)考核结果及分流说明

开题报告的考核结果分为通过、不通过。开题结束后,硕士生将开题报告表提交所在培养单位备案。未通过者,课申请2-3个月后进行第二次开题;两次未通过者(含主动放弃者),按肄业处理。研究过程中,如论文课题出现重大变动的,应重新组织开题。

3.学术活动

1)考核要求

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学术讨论和聆听学术报告次数不少于30次,硕士生提交《bat365正版官方网站研究生学术活动登记表》,经导师审核评定后,交所在培养单位备案。

2)考核结果及分流说明

导师审核评定是否通过。不通过学生可以在1个月以后再次提出申请。

4.实践环节与科研训练

1)考核要求

理科生的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为科研实践。科研实践需完成至少40学时的工作量。具体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由培养单位制订细则,并由导师或导师组安排实施。完成后,硕士生填写、提交《bat365正版官方网站研究生科研实践考核表》,经导师和培养单位评定后,报交所在培养单位存档。

2)考核结果及分流说明

导师审核评定是否通过。不通过学生可以在1个月以后再次提出申请。

5.中期考核

1)准入条件

完成课程修读、基本文献阅读能力、开题报告、学术活动、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等。

2)考核要求

中期考核主要包括课程修读、基本文献阅读能力、开题报告、学术活动、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等完成情况。

3)考核结果及分流说明

以上各环节考核通过者,中期考核通过,否则为不通过。中期考核通过者,方可进入毕业论文预答辩或答辩程序。不通过者,根据学业进展情况,可作延长学习年限、结业或肄业处理。

6.论文预答辩

1)准入条件

中期考核通过,导师同意。

2)考核要求

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硕士研究生需通过培养单位或导师及导师小组组织的论文预答辩。预答辩小组成员听取申请人全面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提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的意见和建议,并确定申请人学位论文预答辩是否合格。

3)考核结果及分流说明

预答辩结论分为三类: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预答辩合格者,以及基本合格但修改后经导师同意者,可进入论文评阅、答辩等后续环节。预答辩不合格者,硕士生根据预答辩小组意见,全面修改论文,经导师审阅同意后,重新进行预答辩。

八、创新成果考核

bat365正版官方网站学生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本人为第一作者,bat365正版官方网站为第一作者单位,在CSCDCSSCIEISSCISCIE检索期刊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一篇;

2.本人为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在SSCISCIE检索期刊、学校认定的权威期刊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1篇;

3.参加全国性或国际学术会议,提交摘要,并做分会场口头报告,需提交参会报告及摘要;

4.获得全国性大赛奖励;

以上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须为bat365正版官方网站。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科研成果要求:

以本人为第一作者、bat365正版官方网站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在CSSCI核心刊物(含扩展版)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1篇,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视同学生第一作者。以上论文通讯作者的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bat365正版官方网站。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科研成果达到规定要求,方能提出学位申请。


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硕士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应至少满足如下条件之一:

硕士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应至少满足如下条件之一:

发表学术论文:

1.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上发表1篇第一作者的本专业学术论文;

2.与导师合作在重量级期刊上发表论文(不计作者排名);

其他创新成果:

3.已授权的发明专利(第一完成人或导师为第一完成人、研究生为第二完成人);

4.开发新方法、模块获得广泛应用;

5.参加 “互联网+”、“挑战杯”等省部级及以上赛事并获二等奖以上;

6.其他有重要影响力的荣誉或成果。

7.对于学位论文确实优秀的研究生,可以适当放宽以上成果要求。“优秀学位论文”需满足如下条件:

  • 导师推荐优秀;

  • 学位论文盲审各类分项评价指标中,无“C”及以下指标,同时“B” 指标的比例不得高于10%

  • 学位论文盲审意见的“总体评价”应全部为优秀(90-100分);

  • 答辩委员会推荐优秀。

注:

1)论文第一完成单位必须是bat365正版官方网站;

2)“发表”指正式刊出、online可查或或具有“修改完毕”的录用证明;

3)“重量级期刊”指国际顶尖期刊(Nature/Science及其子刊、PNAS);

4)“其他创新成果”需由研究生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并得到本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认可;

5)未发现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和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

6)未发现发表有严重错误的文章。



九、学位论文要求

硕士研究生应有不少于1年的时间,在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进行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训练,独立设计和完成某一科研课题,培养独立科研工作能力的过程。硕士学位论文可以是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也可以结合科研攻关任务从事应用开发研究,但须有自己的独创性见解或特色。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评阅、盲审、答辩,以及学位申请、学位评议与授予,按照《bat365正版官方网站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相关规定执行。

攻读教育学门类的留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一般用汉语撰写和答辩。全英文授课项目的留学硕士研究生,其学位论文可以用英文撰写。

具体而言,对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是:

1.资格要求

(1)完成本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

(2)在读期间,未出现违反法律、校纪以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重大错误;

(3)论文事先通过同行评议。

2.内容要求

(1)选题有理论意义和/或实践意义;

(2)研究主题明确、具体,所要解决的问题意识强;

(3)熟悉与论文有关的学术背景,了解与论文相关的前沿研究动态,明确前人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留下哪些问题,论文没有遗漏重要文献;

(4)有严密的逻辑结构,能对问题作完整和系统的论述;

(5)能反映作者掌握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系统的专门知识;

(6)有新见解或发现。

3.技术规范要求

(1)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严肃对待文献;

(2)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能够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论文逻辑结构合理,文字流畅,表达清晰,有一定的表现力;

(4)文字、标点符号、外文拼写及排版错误率控制在万分之三以内。



十、必修课程教材

课程名称

选用教材(含教材、教学参考书)

资源环境与遥感

尹占娥编著. 现代遥感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第四纪环境学

教材:

1.杨怀仁. 第四纪地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代表性教学参考书:

2.Williams M.A.J, et al著;刘东生等编译.第四纪环境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7.

环境地理学前沿

1.陈振楼,毕春娟, 王东启, 许世远.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与河岸带生态阻控机制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

2.陈振楼, 王军, 黄民生, 许世远. 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共性技术集成与服务信息系统构建.`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

3.黄民生, 陈振楼. 城市内河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理论, 方法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4.尹澄清等. 城市面源污染的控制原理和技术.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5.许世远, 陈振楼, 俞立中, 周乃晟, 郑祥民. 苏州河底泥污染与整治.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6.佘之祥, 骆永明等. 长江三角洲水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性.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7.范成新, 王春霞. 长江中下游湖泊环境地球化学与富营养化.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8.郝芳华, 程红光, 杨胜天. 非点源污染模型.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9.王军, 叶明武, 李响, 许世远. 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方法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10.刘敏, 权瑞松, 许世远. 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估:理论, 方法与实践.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11.骆永明等. 土壤环境与生态安全.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12.周启星, 宋玉芳等. 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方法.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地理建模方法

教材:

1.徐建华, 陈睿山等著. 地理建模教程(第一版). 科学出版社, 2017.

2.徐建华.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代表性教学参考书:

1.徐建华著. 地理建模方法(第一版). 科学出版社, 2010.

2.韦玉春编著. 地理建模原理与方法(第一版). 科学出版社, 2007

GIS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

教材:

1.Longley,Goodchild等编著; 张晶等译. 地理信息系统与科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Rudi,Tim; QGIS项目组. QGIS培训教程(在线更新), 2021. 资源地址https://docs.qgis.org/3.16/en/docs/training_manual/.

代表性教学参考书:

3.张超.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4.Kang-tsung Chang编著, 陈健飞中文导读.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第3版).科学出版社, 2006.

城市自然地理学

教材:

1.刘敏. 地理学研究生教学丛书,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 方法和进展. 科学出版社, 2019.

代表性教学参考书:

2. Liu, M. Urban Physical Geography.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Human Geography (Second Edition), Audrey Kobayashi (ed.) 83-86. Elsevier Press, 2020.

3. Brian Stone, Jr. The City and the Coming Climate Climate Change in the Places We Liv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4. Cynthia Rosenzweig, William Solecki, Patricia Romero-Lankao, Shagun Mehrotra, Shobhakar Dhakal, Somayya Ali Ibrahim. Climate Change and Cities, Second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Urba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Network (ARC3.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8.

5. Girardet, H. Cities, People, Planet : Urban Development and Climate Change. Chichester, England ; Hoboken, NJ, John Wiley, 2008.

6.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Climate Change.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Working Group, I: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PC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2014. (WG1-AR5)

7.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Climate Change 2014: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Part A: Global and Sectoral Aspects. Working Group II: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PC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2014. (WG2-AR5)

8.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Climate Change 2014: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Working Group III: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PC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2014. (WG3-AR5)

9. McHarg, I. L. Design with Nature. New York J. Wiley, 1992.

10. Oke, T.R., et al. Urban Climat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 .

11.刘敏, 许世远, 侯立军等.城市自然地理学的理论, 实践和发展.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81):102-108.

深度学习

1.I. Goodfellow, Y. Bengio, A. Courville, and Y. Bengio, Deep learning vol. 1: MIT press Cambridge, 2016.

2.L. Deng and D. Yu, "Deep learn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Foundations and Trends® in Signal Processing, vol. 7, pp. 197-387, 2014.

人文地理学思想与方法

教材:

教材:1. Tim Cresswell. Geographic Thought: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wiley-blackwell press, 2013.

代表性教学参考书:

2.蔡运龙, 叶超, 陈彦光, 阙维民等编著. 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2011.

河口海岸学

1.赵今声等编. 河口海岸动力学. 海洋出版社, 1993.

2. Thomas S. Bianchi, 姚庆祯, 姚鹏译. 河口生物地球化学. 海洋出版社, 2017.

3. A. Valle-Levinson, Contemporary Issues in Estuarine Phys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4. Beer,T. et al. Global Change and Future Ear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8.

5. Day, J W.et al. Estuarine Ecology (Secon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Inc. , 2012.

6 .Eric Olausson and Ingemar Cato, Chemistry and Biogeochemistry of Estuaries, New York Wiley, 1980.

7. Frank J. Millero, Chemical Oceanography (Forth Edition), CRC Press, 2016.

8. Jean-Marie Beckers and Benoit Cushman-Roisin, Introduction to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Physical and Numerical Aspects (Second Edition), Academic Press, 2011.

9. Judith Bosboom and Marcel J.F.Stive, Coastal Dynamics, TU Delft Open, 2021.

10. Odum, H. T. Systems Ecology – An Introduction, John Wiley & Sons, Inc. , 1983.

河口海岸前沿技术

1.侍茂崇等. 海洋调查方法导论.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8.

2.杨鲲等. 海洋调查技术及应用.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3.陈令新等. 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 科学出版社. 2018.

4.朱明华.仪器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5.武汉大学化学系.仪器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6.叶宪曾,张新祥等.仪器分析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河口海岸研究进展

系列讲座, 无教材

自然地理学前沿

教材:

1.刘敏. 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 方法与进展(第一版). 科学出版社,2019.

2.杨达源. 自然地理学(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 2012.

3.傅伯杰等.自然地理学前沿(第一版). 科学出版社, 2021.

代表性教学参考书:

4.陈效逑.自然地理学原理(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5刘南威. 自然地理学(第三版). 科学出版出版社, 2014.

6伍光和.自然地理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河口海岸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代表性教学参考书:

1张兰生, 方修琦, 任国玉. 全球变化(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2. Aguado E, Burt J E, Understanding weather and climate5th Ed, Prentice Hall, 2010.

3. Pugh D, Woodworth P,Sea-level science: understanding tides, surges, tsunamis and mean sea-level chang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4. 尹占娥, 许世远. 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科学出版社, 2012.

其他学习资源:

IPCC网站, http://ipcc.ch/

经济地理前沿

教材:

1.杜德斌. 世界经济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贺灿飞. 高级经济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2021.

代表性教学参考书:

3.李小建. 经济地理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4.威廉·P.安德森. 经济地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

5.刘卫东. 经济地理学思维. 科学出版社, 2015.

6.刘艳芳. 经济地理学原理. 方法与应用(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 2017.

7.尼尔·, 菲利普·凯利, 杨伟聪著;刘卫东, 马丽, 张晓平等译. 当代经济地理学导论. 商务印书馆, 2012.

8.·博西玛, ·马丁主编;李小建, 罗庆等译. 演化经济地理学手册. 商务印书馆, 2016.

9.苗长虹, 魏也华, 吕拉昌.新经济地理学.科学出版社, 2011.

10.谢泼德.经济地理学指南.商务印书馆, 2013.

11.特雷弗·J.巴恩斯, 杰米·佩克, 埃里克·谢泼德等编;童昕, 梅丽霞, 林涛等译.经济地理学读本.商务印书馆, 2007.

12.藤田昌久, 保罗·R·克鲁格曼, 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著, 梁琦译. 空间经济学:城市,  区域与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13.贺灿飞.演化经济地理.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8.

14.贺灿飞. 杨汝岱.贸易经济地理.经济科学出版社, 2020.

15.贺灿飞. 周沂, 环境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 2016.

16.杜德斌. 上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动力与模式.海人民出版社, 2015.

17.杜德斌等. 中美科技竞争力报告.bat365正版官方网站出版社, 2019.

人文地理学前沿

教材:

1.顾朝林等编著.人文地理学流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R·J·约翰斯顿编著.地理学与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1991.

代表性教学参考书:

3. Paul L Knox & Sallie A Marston.HUMAN GEOGRAPHY: Places and Regions in Global Context. 2013.

文化空间研究


教材:

1.周尚意, 孔翔, 朱竑.文化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代表性教学参考书:

2. Peter Jackson. Maps of Meaning.Routledge.2003.

3. James S. Duncan. A Compan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4.

4. Mitchell,  Don. Cultural Geograp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2000.

5.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6.莫娜·多莫什, 史蒂夫·派尔.文化地理学手册.商务印书馆, 2009.

7.周尚意, 孔翔.文化与地方发展.科学出版社, 2000.

人文地理学文献讲读


教材与参考资料

1. Logan J. R. The New Chinese City: Globalization and Market Refor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2.

2. Neil M Coe,  Kelly Philip F. and Henry Yeung.Economic Geography: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New York: Wiley-Blackwell.2013.

3. Brian Richards;潘海啸译.未来的城市交通.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6.

4. Peter Daniels,  Michael Bradshaw,  Denis Shaw等著, 邹劲风, 顾露雯译.人文地理学导论:21世纪的议题.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5.张黎.怎样写好文献综述:案例及评述.科学出版社,  2008.

6.苏珊·汉森, 吉纳维夫·朱利亚诺编著.城市交通地理学.商务印书馆,  2014.

7.童国伦, 程丽华, 张楷焄.EndNote & Word文献管理与论文写作(第2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

8.陈悦, 陈超美, 胡志刚.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CiteSpace实用指南.科学出版社, 2014.

9.约翰斯顿著, 唐晓峰译.地理学与地理学家.商务印书馆, 2010.

区域科学研究方法


代表性教学参考书:

1.博登斯, 博特著, 袁军译.研究设计与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2.德沃斯著, 郝大海译.社会研究中的研究设计.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3克雷斯威尔,崔延强.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4. Bailey, S., Routledge, Academic Writing, A Handbook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ourth Edition), 2014.

5. Bailey, S.. Doing your research project (open up study skills).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10.

6. Creswell, J. W., & Creswell, J. D..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mixed methods approaches. Sage publications, 2017.

7. Flick, U..Introducing research methodology: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a research project. Sage publications, 2015.

企业空间组织与管理

教材:

1.李小建.公司地理论(第1/1999, 修订版).科学出版社,1999.

代表性教学参考书:

2.王缉慈.超越集群.科学出版社,2010.

3.王辑慈.创新的空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陈佳贵,黄速建等.企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发展

教材:

1.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编著.上海城市规划管理实践——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城市规划管理探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代表性教学参考书:

2.华揽洪编著.重建中国——城市规划三十年(1949~1979,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3.刘易斯·芒福德编著.城市发展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城乡规划与设计

代表性教学参考书:

1.勒盖茨,斯托特著;张庭伟,田莉译,The Chinese City Reader城市读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8.

2.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王向荣.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4.麦克哈格著;黄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5.吴良镛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6.俞孔坚等著.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再造秀美山川的空间战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7.Barry Cullingworth ,Vincent Nadin;陈闽齐,周剑云,戚冬瑾,周国艳,顾大治,徐震等译, 张京祥译校.英国城乡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

8. Barry Cullingworth等编著;吴建新, 杨至德译.美国城市规划政策, 问题与过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6.

9. Peter Newman, Andy Thornley. URBAN PLANNING IN EUROPE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national systems and planning projects, 1996.

城市空间组织


教材:

1.宁越敏,石崧.从劳动空间分工到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科学出版社,2011.

2.孙斌栋,汪明峰, 张文新, 吕拉昌等.中国城市经济空间.科学出版社,2018.

代表性教学参考书:

3. Kaplan D H, Holloway S R, Wheeler J O. Urban Geography. 3rd Edi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2014.

4.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 顾朝林等译.城市化.科学出版社,2009.Knox P L, McCarthy L, 2005. Urbaniz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Urban Geography, 2nd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5.保罗·诺克斯,史蒂文·平奇著;柴彦威等译.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5.

6.汪明峰,互联网时代的城市与区域发展.科学出版社, 2015.

7.艾伦·J·斯科特著;王周杨译.浮现的世界:21世纪的城市与区域.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2017.

8.爱德华·格莱泽著;刘润泉译.城市的胜利:城市如何让我们变得更加富有, 智慧, 绿色, 健康和幸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2.

9.埃里克·克里纳伯格;徐家良等译.热浪——芝加哥灾难的社会剖析.商务印书馆, 2014.

10.马修·卡恩, 郑思齐.中国绿色城市的崛起: 经济增长与环境如何共赢.中信出版社, 2016.

关系经济地理学


教材:

1.滕堂伟编.关系经济地理学自编讲义,2021.

代表性教学参考书:

2. Harald Bathelt , Johannes Gluckler .The Relational Economy-Geographies of Knowing and Learn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

教材:

1.孙斌栋.制度与区域经济增长.科学出版社,2007.

2.孙斌栋.中国城市区域的多中心空间结构与发展战略.科学出版社,2016.

代表性教学参考书:

3.刘再兴等.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

4.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5.彼得·尼茨坎普.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6.孙斌栋,汪明峰,张文新,吕拉昌.中国城市经济空间.科学出版社,2018.

7. K·F·齐默尔曼.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8. John F..Fundamentals of Urban Economics,MCDONALD.New Jersey,1997.

区域治理与空间规划


教材:

1.夏南凯等编著.国土空间规划经验与实践.同济大学出版社,2020.

代表性教学参考书:

2.彼得·霍尔著.城市和区域规划(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3.彼得·霍尔著; 韩昊英译.大规划的灾难--对于西方经典规划灾难的回顾.科学出版社,2021.

4.殷为华著.新区域主义:中国区域规划新视角.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3.

5. Allen, J., Massey, D. and Cochrane, A. Rethinking the Region. London: Routledge. 1998.

现代都市管理理论及实践探索


参考资料

1.戴维·摩根,杨宏山/陈建国,城市管理学-美国视角(第6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戴维·哈维,叶齐茂译.叛逆的城市:从城市权利到城市革命. 商务印书馆, 2014.

3.格莱泽·爱德华.城市的胜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2.

4.阿瑟·奥沙利文,周京奎译.城市经济学(第8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5. John Wiley & Sons.Interpreting the City.Truman Hartshorn, 1999.

6.理查德·D·宾厄姆等著.九州译.美国地方政府的管理:实践中的公共行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牛俊伟. 城市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城市:卡斯特城市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研究 : The problems in cities and the cities in problematics : on the urban question: a Marxist approach of Manuel Castells.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全球化与地方发展


代表性教学参考书:

1.迪肯著, 刘卫东等译.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经济地图.商务印书馆,2007.

2.齐格蒙特·鲍曼著;革和等译.全球化——人类的后果.商务印书馆,2013.

3.丹尼·罗德里克.全球化的悖论:什么样的全球经济新秩序才最有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信出版社,2007.

5.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何晓红等.全球化与国际竞争.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7.莎伦·佐金,菲利普·卡辛尼兹著,陈向明,张伊娜等译.全球城市,地方街区:从纽约到上海的日常多样性.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

8.大卫·哈维.世界的逻辑.中信出版集团,2017.

9. Massey, D.B. Global restructuring, local responses. Atwood lecture. Worcester, Mass.: Graduate School of Geography, Clark University,1988.

10. Peter Dicken. Global Shift6th Edition. The Guilford Press: New York,2010.

Massey, D.B. World City, Polity Press: Cambridge,2007.

十一、基本文献阅读书目

  1. A.N.斯特拉勒, A.H.斯特拉勒著, 《现代自然地理学》翻译组译. 现代自然地理学. 科学出版社, 1983 .

  2. B.米切尔著, 蔡运龙等译. 资源与环境管理. 商务印书馆, 2007.

  3. F.帕斯奎尔, F. B.史密斯著. 曲绍厚, 温玉璞等译. 大气扩散. 气象出版社, 1989.

  4. G.L.克拉克.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商务印书馆,2005.

  5. J. P.佩索托 & A. H. 奥特著, 吴国雄等译, 气候物理学, 气象出版社, 1992.

  6. J. R.詹森著, 陈晓玲, 张展等译. 遥感数字影像处理导论(第四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

  7. K. Chang, 陈健飞等译.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原著第九版). 科学出版社, 2019.

  8. M. MAXOBEP, 张贵银, 廖寿发译. 对流层顶气候学. 气象出版社, 1988.

  9. P.诺克斯, S.平奇著, 柴彦威等译,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 商务印书馆, 2005.

  10. P.迪肯著, 刘卫东等译. 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经济地图. 商务印书馆, 2007.

  11. R.基钦, N.J.泰特著, 蔡建辉译, 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 商务印书馆, 2006.

  12. S. 弗里德兰德著, 魏毅译. 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数学理论导论. 科学出版社, 1985 .

  13. T.F.马隆, J.G.罗德尔著, 曹可珍, 耿庆国等译. 全球变化. 1990.

  14. 杜德斌.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动力与模式.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15. 冯士筰等编. 海洋科学导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6. 符淙斌译. 气候变化. 海洋出版社, 1991.

  17. 符淙斌, 严中伟. 全球变化与我国未来的生存环境. 气象出版社, 1996.

  18. 傅抱璞. 小气候学. 气象出版社, 1994.

  19. 贺松林编. 海岸工程与环境概论. 海洋出版社, 2003.

  20. 黄秉维. 现代自然地理. 科学出版社, 1999.

  21. 黄胜等著. 河口动力学.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5.

  22. 李学垣. 土壤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3. 李宗恺. 空气污染气象学原理及应用. 气象出版社. 1985.

  24. 理查德.皮特. 现代地理学思想. 商务印书馆, 2007.

  25. 梁顺林, 李小文, 王锦地 等. 定量遥感: 理念与算法. 科学出版社, 2020.

  26. 刘东生. 第四纪环境. 科学出版社, 1997.

  27. 刘式达, 刘式适. 大气动力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

  28. 刘玉光主编. 卫星海洋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9. 陆健健编著. 河口生态学. 海洋出版社, 2003.

  30. 梅安新. 遥感导论. 高教出版社, 2010.

  31. 美国国家研究院及资源局地理学委员会. 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 学苑出版社, 2006.

  32. 钱宁等著. 河床演变学. 科学出版社, 1987.

  33. 钱宁等著. 泥沙运动力学. 科学出版社, 1986.

  34. 钱学森. 论地理科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4.

  35. 钱永甫. 大气问题数值模拟(南京大学研究生讲义), 1988 .

  36. 萨拉L.霍洛韦. 当代地理学要义--概念思维与方法. 商务印书馆, 2008.

  37. 桑建国, 温市耕. 大气扩散的数值计算. 气象出版社, 1992 .

  38. 施雅风, 赵希涛. 中国海平面变化.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39. 唐孝炎. 大气环境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

  40. 特雷弗J.巴恩斯. 经济地理学读本. 商务印书馆, 2007.

  41. 王宝灿等编著. 海岸动力地貌. bat365正版官方网站出版社, 1989.

  42. 王建主编. 现代自然地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43. 王劲峰, 廖一兰, 刘鑫. 空间数据分析教程(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 2019.

  44. 王绍武. 全球气候系统(北京大学研究生讲义), 1992 .

  45. 王御华等著. 河口海岸工程导论. 海洋出版社, 2004.

  46. 王铮, 吴静. 计算地理学. 科学出版社, 2011.

  47. 邬伦等著.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 科学出版社, 2019.

  48. 吴望一编著. 流体力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2.

  49. 伍荣生. 大气动力学. 气象出版社, 1990 .

  50. 徐建华.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51. 许世远. 长江三角洲地区风暴潮研究. 科学出版社, 1997.

  52. 严钦尚, 曾昭璇. 地貌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

  53. 严钦尚. 地貌学. bat365正版官方网站出版社, 1990.

  54. 严钦尚. 长江三角洲现代沉积. bat365正版官方网站出版社, 1987.

  55. 杨怀仁. 第四纪地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56. 杨世伦主编. 海岸环境和地貌过程导论. 海洋出版社, 2003.

  57. 杨忠芳. 现代环境地球化学. 地质出版社, 1999.

  58. 叶常明. 多介质环境. 科学出版社, 1998.

  59. 叶笃正, 陈泮勤. 中国的全球变化预研究(第二部分分报告). 气象出版社, 1992 .

  60. 叶笃正. 当代气候研究. 气象出版社, 1991.

  61. 恽才兴等著. 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管理. 海洋出版社, 2002.

  62. 宋小东, 钮心毅. 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第三版). 科学出版社, 2019.

  63. 曾庆存. 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第一卷). 科学出版社, 1979 .

  64. 张兰生. 全球变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65. 张韵华等著. 数值计算方法和算法. 科学出版社, 2000.

  66. 章澄昌, 周文贤. 大气气溶胶教程. 科学出版社, 1995 .

  67. 章基嘉. 气候变化的证据、原因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象出版社, 1995 .

  68. 赵鸣 ,苗曼倩. 大气边界层. 气象出版社, 1992 .

  69. 赵英时.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 2019.

  70. 郑祥民. 长江三角洲及海域风尘沉积与环境. bat365正版官方网站出版社, 1999.

  71. 周淑贞, 束炯. 城市气候学. 气象出版社, 1994.

  72. 朱建荣编著. 海洋数值计算方法和数值模式, 2003.

  73. Brakman S, Garretsen H, Van Marrewijk V. An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ical Econom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74. Brian F, Jorgensen S E. Fundamentals of Ecological Modelling. Elsevier, 2011.

  75. Brown A G, Quine T A. Fluvial Proces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John Wiley & Sons, 1999.

  76. Carter R W. Coastal Environments. Academic Press, 1988.

  77. Carter W G. Coastal Environments. Academy Press, 1988.

  78. Chester R. Marine Geochemistry. Blackwell, 2000.

  79. De Blij H J, Alexander B. Murphy. Culture, Society, and Space. 7th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2000.

  80. Emery O, David G. Aubrey. Sea Levels, Land Levels, and Tide Gauges.Spring-Verlag, 1991.

  81. Eric C F. Beach Management. John Wiley & Sons, 1996.

  82. Frank. Earth (4th edition).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Raymond Sierer Harward University, 1985.

  83. Gretchen N P. GIS Cartography: A Guide to Effective Map Design (2nd Edition). CRC Press, 2014.

  84. Han J, Pei J, Kamber M. Data Mining: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2011.

  85. Hemanth D J, Estrela V V. Deep Learning for Image Processing Applications. IOS Press, 2017.

  86. Jackson P. Maps of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 London: Unwin Hyman, 1989.

  87. James R H, Gregory J H. An Introduction to Dynamic Meteorology (5th edition). Academic Press, 2012.

  88. Jenson J R. Introductory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 Remote Sensing Perspective (3rd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2016.

  89. Jorgensen S E. Integration of Ecosystem Theories: A Patter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2.

  90. Kantha L H, Clayson C A. Numerical Models of Oceans and Oceanic Processes (International Geophysics, Vol.66). Academic Press, 2000.

  91. Kennett J P. Marine Geology. Prentice-Hall, 1982.

  92. Lee R, Wills J. Geographies of Economies. London: Arnold, 1997.

  93. Libbs S M. An Introduction to Marine Biogeochemistry. John Wiley & Sons, 1992.

  94. Liu J G, Mason P J. Image Processing and GIS for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2nd Edition). Wiley-Blackwell, 2016.

  95. Lloyd P E, Dicken P. Location in space - A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Economic Geography (2nd Edition). Harper & Row Ltd, London, 1977.

  96. Longley P A, Goodchild M F, Maguire D J, Rhind D W.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Science (4r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2015.

  97. Massey D. Spatial Divisions of Labour, Social Structures and the Structure of Production. MacMillan.London, 1984.

  98. Millero F J. Chemical Oceanography. CRC Press, 1996.

  99. Mitchell D. Cultural Geograp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2000.

  100. Odum H T. Systems Ecology – an Introduction, John Wiley & Sons, 1998.

  101. Roger A P. Mesoscale Meteorological Modelling. Academic Press, 1984.

  102. Scott A J. Geography and Econom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103. Singh R. Depositional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Springer-Verlag, 1980.

  104. Stull R B. An Introduction to Boundary Layer Meteorology. Springer Netherlands, 1988.

  105. Stumm W, Morgan J J. Aquatic Chemistry: Chemical Equilibria and Rates in Natural Waters. John Wiley & Sons, 1996.

  106. Trehaile A S. Coastal Dynamics and Landform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107. Van Riji L C. Principles of Sediment Transport in Rivers. Estuaries and Coastal Seas, Aqua Publications, 1993.

  108. Woodroffe C D. Coasts Form, Processes and Evol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23/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