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的申城,雨水淅沥不停,但没有阻碍我们bat365正版官方网站15级研究生党支部的成员参与支部活动的脚步。11月7日下午,尽管时放晴时下雨还有雷电黄色预警,部分支部成员依然从闵行赶到市区,寻访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
支部成员分别在会址合影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临近新天地,位于原法租界望志路树德里106号。纪念馆在上海20年代的典型民居——石库门基础上建成。两栋砖木结构的两层石库门楼房,一栋是一大代表李汉俊的家宅,另一栋是一大代表在上海的住所——文博女校。
会址所在的树德里
1921年7月23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一楼一间约18平方米的客堂内召开。来自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及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共13人,代表全国53名党员出席了大会,共产国际的两名代表荷兰人马林和俄国人尼柯尔斯基也参加了大会。30日,会议被一个法国巡捕房的密探察觉,会场遭到法国巡捕搜查,代表们撤离现场,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会议。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决议,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室内盆栽摆放展示出会址的建筑轮廓
纪念馆分为一大原址和革命历史文物展两部分。近观当年的上海租界示意图、中国被列强瓜分的时局图……细看当时革命先驱用过的旧物、写下的文字……印入眼中的是各一大代表挂于墙上的生平简介和根据原景塑造的蜡像,脑海里呈现的是百年前仁人志士为国家民族自由独立奔走奋斗的峥嵘岁月,心中被唤起的是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油然崇敬!参观至会议旧址,客堂内的餐桌、餐桌上的茶具、餐桌旁的凳椅茶几……按照有关当事人的回忆,所有的家具物品陈设都依据原样仿制。屋外的光线透过天井与室内的灯光交融,历史与现实仿佛也在这18平米中交织,正如环科专业王郭臣同学在空间中写的“此刻,我与党如此近。”
革命历史文献史料之一
抗战文物图片展史料之二


支部成员在听讲解
文|邓依薇
图|王多多、王郭臣、邓依薇
编辑|邱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