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365正版官方网站关于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bat365正版官方网站校赛的通知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5-26浏览次数:1148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定于2023年6月中下旬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bat365正版官方网站校赛(以下简称“校赛”)。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总体目标

    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更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造热情,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国际创新创业盛会,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更中国。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体现红色基因传承,充分展现新发展阶段高水平创新创业教育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示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感召力。

    更国际。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汇聚全球知名高校、企业和创业者,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搭建全球性创新创业竞赛平台,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力。

    更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造就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新时代好青年,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塑造力。

    更全面。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鼓励各学段学生积极参赛,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各类各学段的全覆盖,打通人才培养各环节,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引领力。

    更创新。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丰富竞赛内容和形式,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促进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创造力。

    更协同。充分发挥大赛平台纽带作用,促进优质资源互联互通,推动形成开放大学、开放产业、开放问题的良好氛围,助推大赛项目落地转化,营造支持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共同合作、互相包容、互相支持的良好生态。

三、主要任务

    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强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把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四、组织机构

    大赛由创新创业学院主办,学生工作部、团委、研究生院、教务处、科技处、宣传部等部门及各学部、学院、系协办。

五、大赛内容


1.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命题赛道和萌芽赛道。校赛包括高教主赛道(不含国际参赛项目)、“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详见附件2)。


2.“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详见附件2)。

3.同期活动。即世界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成立仪式、世界大学生创新创业指数发布会、大赛优秀项目资源对接会等系列活动。

六、参赛报名

    现阶段请各参赛队伍积极准备参赛材料(项目路演ppt、商业计划书等),参赛团队需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23年5月29日。同时,请各参赛团队于5月31日前先扫码完成第二课堂的报名,团队负责人扫码加入群聊。

1

扫码加入群聊

2
七、赛程安排

(一)校赛安排

1.启动报名(通知发布日起)。各单位要积极动员,充分发动,举办校赛组织培训活动。2023年5月29日起,参赛团队登录大赛官网进行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6月16日。

2.校级初赛(6月17日-6月22日)。校级初赛由校内外评审专家以网评的形式开展,评出晋级复赛的项目。

3.校级复赛(6月24日)。校级复赛线下举办,评出晋级决赛项目、校赛铜奖和优胜奖,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4.校级决赛(7月1日)。校级决赛线下举办,评出校级金奖、银奖项目,并根据市赛分配名额遴选推荐市赛候选项目,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5.暑期训练营(7月上旬)。对晋级市赛项目开设备赛训练营,训练营将邀请专家团队,与项目成员共同分享经验,并围绕创业计划、商业模式、团队协作、成长潜力等模块,提升项目质量。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二)市赛安排

1.市级复赛学校根据晋级市赛名额推荐项目参加市赛网评。通过网评评出铜奖和优胜奖,其他项目晋级市赛复赛。市赛复赛评出银奖及金奖候选项目。

2.市级决赛评出金奖项目。最终根据国赛分配名额遴选推荐国赛候选项目。

3.市级复赛、决赛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三)国赛安排

全国总决赛将在天津大学举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八、参赛项目数量

1.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均可报名参赛,各单位可积极动员已注册企业、申报基金、参加训练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修读各类创新创业课程、参与实验室课题组的学生组队参赛,鼓励跨学部、院系组队。历届市赛获奖但未在全国大赛中获得金奖和银奖的项目(含主赛道以及其他赛道)也可报名参赛。

2.综合上届大赛报名情况、近2年各单位大创项目立项数、各单位目前在校生人数等因素,拟定各单位本届大赛基础报名数量,基数将于5月末公布。

3.参赛项目数量超过基数要求100%的单位,若无项目晋级校赛决赛,可以保障1-2个校赛决赛名额;参赛项目数量超过基数要求50%、不足100%的单位,若无项目晋级校赛决赛,可以保障1个校赛决赛名额,具体项目由单位确定推荐。参赛项目数未达到基数要求的,按比例核减晋级校赛复赛名额。

九、大赛宣传组织及政策支持

1.在校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创新创业学院牵头,各学部、学院、系共同组织实施并保障校赛期间的选拔、训练和实践不间断,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形态做好校赛项目的筛选培育,保证大赛组织与训练辅导工作有序开展。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做好校内赛组织工作。

2.参加校赛项目必须在国赛官网报名,各单位需指派专门人员负责该项工作,大赛将通过工作微信群进行赛事工作沟通及交流。

3.学校将给与国赛、市赛获奖项目奖金激励,在“创智汇”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申报、各类评奖评优活动、入驻学校创新创业基地和科技园等孵化空间等优先考虑,校赛获奖项目团队也将给予相应的奖励。

4.教师指导项目获得国赛、市赛荣誉,学校将给与奖金激励;竞赛获奖项目相关成果可认定为指导教师的科研成果。

5.各单位组织报名和获奖情况将计入学校绩效考核指标。

十、奖项设置

1.高教赛道设金奖20个、银奖30个、铜奖及优胜奖若干。“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5个、银奖8个、铜奖及优胜奖若干。

2.设优秀指导教师奖。金奖项目的指导教师(排名前2)将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3.设优秀组织奖(集体、个人)共20个,根据校级初赛组织情况和市赛获奖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宣传发动不到位、校赛报名数量未达到要求、推荐进入校赛团队审核不严格的单位不得参评优秀组织奖。

十一、联系人

1.创新创业学院:021-62233567,scxy@ecnu.edu.cn

2.bat365正版官方网站:diliEjia@163.com

附件

 附件1:关于举办第九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bat365正版官方网站校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