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bat365正版官方网站教工第三支部赴老港固废综合处置基地参访学习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12-13浏览次数:4763

       为深入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bat365正版官方网站教工第三党支部部分党员于11月27日前往上海“老港固废综合处置基地”参观,聚焦特大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实践学习。上海市绿化与市容管理局规划发展处副处长翟绍岩专程陪同指导。
image001

支部成员参访合影

 

       老港固废综合处置基地坐落上海浦东新区东海之滨,老港镇东首,北连浦东国际机场,南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据翟处长介绍,老港基地始建于1985年,1989年投入运营,目前共有五期工程,利用长江泥沙冲积的滩涂地,总规划范围约为30平方公里(比澳门行政区还大0.3平方公里)。作为上海市大型固废处理与综合利用中心,不仅是上海市面积最大、处置能力最大的生活垃圾处置基地,也是亚洲最大的垃圾处置场。基地目前承担上海市约60%的生活垃圾处置任务,每天处置量达到1万余吨。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型废弃物综合处置基地,埋处置工艺技术标准经历了从简易填埋、准卫生填埋、卫生填埋三个阶段的巨大转变;同时,整合清洁焚烧、火力与沼气发电、再生资源利用等先进工艺和处理环节。基地首次采用垃圾处理建设工程特许经营项目,采用BOT投融资模式;首次运用高维填埋垃圾新技术,节省了土地资源;首次构筑起“人工”独立水文地质单元,实现雨污水分流;首次采用现代化填埋气收集与发电利用系统,减少温室效应;首次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及封闭循环空气冷却系统。基地建成并不断扩容发展的历程中,始终以生态环保为理念、科技创新为引导,实现了从一个对环境有影响的简易填埋场,向能源梯度利用、环境优美、处置技术先进的固废综合性利用园区的华丽蜕变。
image003
老港固废综合处置基地手绘地图(参观路线)

       支部一行先后参观了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垃圾处置场生态修复景观区“生态苑”、上海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馆,以及处置基地全域沙盘。
       “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主体建筑占地6.2万平方公里,2019年新落成,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设施,设计日焚烧处理生活垃圾6000吨,发电装机150兆瓦,年上网电量可达6亿度以上,相当于供给60万户的生活用电。一进入展厅,支部成员们就被大厅硕大的透光玻璃显示屏震撼,天花板阵列铺满各种固废回收再利用材料制作的装置板。基地讲解员小曹介绍,“整个基地的焚烧排放标准相当严格,氮氧化物、二噁英等排放值比国际欧盟2000标准限额要低一半左右。基本实现超净排放,力争接近零排放”。中心展示厅进一步向各位老师展现电厂发电流程、三废处理方式等工艺细节,老师们也就感兴趣的话题积极提问互动。
image004
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参观

       谈及垃圾处理设施,在普通人惯常认知中,都是恶臭熏天、环境脏乱的地方。而这次参访过程中,最“颠覆性”大家的感受就是基地的环保印象。一路上看到已完成历史任务的巨大填满堆土上,处处灌草甚至乔木覆盖。同志们感叹之余,讲解员介绍说,“基地实施的生态修复项目有望再次改写城市环境面貌——填埋场经过覆膜封场、改良土壤、地形微整和‘披绿’等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后,成为上海市首个以‘环保再生’为主题的郊野公园”。支部成员乘车沿清运河二号码头向西,来到河塘、沼泽形成的微湿地景观“生态苑”。据了解,基地内除了放养梅花鹿、天鹅,种植芦苇、荷花等外,也陆续吸引了大批野生鸟类,一改遍地垃圾的固有印象,成为真正的生态环保示范窗口。老港基地的生态修复项目曾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成为大都市垃圾填埋“困难立地”生态改造改良探索的成功案例。
       上海市今年逐步推行垃圾分类政策后,全市上下有关垃圾的话题一度成为热搜。而位于老港基地的“上海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馆”,更成为向公众解读解惑的重要阵地。展示馆2017年10月27日开馆,是上海首座以生活垃圾为主题的科普展示馆,馆内大量采用了废弃物回收再生制成的材料制作展品。浏览过程中,老师们话题不断,在如何区分“干湿垃圾”、各类生活垃圾的自然降解时间、回收利用的成本和实用效果等方面讨论热烈。翟处长因业务关系,长期从事城市垃圾处置设施的规划建设,他对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表示理解,并语重心长谈了自己的看法:“政策的目的重点在于良好的‘低碳环保生态行为习惯’的日常养成,而不在于较真具体某种垃圾分类是否精准,从源头控制才能真正有效应对垃圾末端处置所面临的艰巨挑战。”
image006
上海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馆参观

       在基地行政中心的工程项目全域沙盘前,翟处长向支部参访的老师们详细介绍了基地各期工程的空间布局,并展望了未来的建设规划项目。如即将落地的“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工程计划于2020年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将成为世界处置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焚烧项目。近年来,老港固废基地已成为一处颇具特色的工业旅游和科普景点,担纲展示再生能源惠及地方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窗口角色。
image008
翟处长讲解基地工程项目全域沙盘

       经过半天紧凑的参观学习和座谈,支部同志们充分认识到,在城市化进一步推进的发展关键期,垃圾处置等已是关系到大都市健康发展命脉的重要环节。老港固废综合处置基地的发展之路切实践行了“筑牢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绿色产业、共筑绿色家园”的时代使命。作为与“大生态”范畴密切相关的地理学科专业的科研工作者,理应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内容;继续做好本职专业教学研究,将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作为自身服务地方、回报社会的重要落脚点。


文:唐曦 李山 姚申君
摄影:李山 唐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