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时代需求国家战略, 推动区域国别地理研究 || “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第一辑)推介

发布者:李书媛发布时间:2024-12-13浏览次数:10

“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总序


地理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滥觞一并出现,并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社会需求的提高和人类对不同尺度人地系统认识的深化而逐步发展起来的。15—17世纪,欧洲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兴起,经济发展对原料地和销售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驱动着哥伦布等一批航海家开始向外冒险,从而在人类历史上开启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伟大历程——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认知空间,第一次凸显了地理知识的强大威力。有了日益丰富的地理知识的武装,欧洲一些规模较大的大学开始开设专业地理学课程并开展相关的研究,包括地图绘制、航海术和制图学,地理学逐渐走出推测与假说,逐步摆脱对其他学科的依附而成为一门显学。到了19世纪末,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达到了高潮,地理学被称为“所有宗主国科学中无可争议的皇后”,成为西方国家知识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西方殖民扩张过程中,涌现出大批杰出的地理学家,其中包括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von Humboldt,1769—1859)。洪堡是19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科学考察足迹遍及西欧、北亚、中亚、南美洲和北美洲,所到之处,高山大川无不登临,奇花异草无不采集。正是源于对世界各地的深入考察,他科学揭示了自然界各种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把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视为一个统一的、充满内在联系的、永恒运动的整体。洪堡的科学考察活动和学术思想,推动了千百年来纯经验性的地理现象和事实描述向科学规律探索的转变,使得地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洪堡也因此被誉为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20世纪初,随着各领域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横贯大陆铁路的出现,以俄国和德国为代表的陆地力量迅速崛起,给以英国为代表的海洋霸权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为警示英国政府,英国地理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Halford Mackinder,1861—1947)于1904年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了题为“历史的地理枢纽”的论文。在该文中,麦金德首次将世界视为一个整体,从全球海陆结构的视角来考察人类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发现亚欧大陆内陆的大片区域构成了人类战争和经济史上最重要的“枢纽地区”(后称“心脏地带”)。麦金德认为:谁统治了东欧,谁就能控制“心脏地带”;谁统治了“心脏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能控制全世界。麦金德的“历史的地理枢纽”一文发表10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大战中,所有参战国较大的地理机构均被各国情报部门利用起来,为军队提供最新的地理信息和地图。大战结束后的巴黎凡尔赛和平会议上,美国地理学家艾赛亚·鲍曼(Isaiah Bowman,1878—1950)、威廉·莫里斯·戴维斯(Wiliam Moris Davis,1850—1934)和埃伦·丘吉尔·森普尔(Elen Churchill Semple,1863—1932),法国地理学家埃马纽埃尔·德·马东(Emmanual de Martonne,1873—1955)及其他主要国家一些地理学家都被邀请作为和谈代表团顾问,参与重绘战后世界政治地图的工作。20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再次验证了麦金德的预言,也进一步凸显了地理学理论和思想的强大威力。进入21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新的全球问题不断涌现,国际力量格局深刻调整,大国博弈持续加剧,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世界之变、历史之变、时代之变,中国政府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积极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这对新时代中国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尤其赋予区域国别地理(世界地理)学科新的重大使命。中国地理学家对于区域国别地理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20世纪30—40年代,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胡焕庸先生就曾编写出版了中国第一套区域国别地理(志)著作,包括《法国地志》《俄国地志》《英国地志》《德国地志》《南欧地志》《日本地志》《美国经济地理》等。50—60年代,百废待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于了解外部世界的迫切需求,区域国别地理受到高度重视。1956年,中国科学院外国地理研究组(后更名为世界地理研究室)作为我国第一个区域国别地理研究机构的成立,对推动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63年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区域国别地理研究的发展由自发阶段进入有组织化阶段。此后,一批世界区域国别地理研究机构在各高校相继成立,并在研究区域上形成明确的分工,如bat365正版官方网站的西欧北美地理研究室、南京大学的非洲经济地理研究室、暨南大学的东南亚经济地理研究室等。70年代,又陆续成立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北美地理研究室、东北师范大学的日本和苏联经济地理研究室、华中师范学院的拉丁美洲地理研究室、福建师范大学的东南亚地理研究室等,全国14家出版社还联合翻译、出版了72部(套)区域国别地理著作。80年代,在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的组织和协调下,中国地理学家先后完成大型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地理卷》和《辞海·世界地理分册》、大型专业丛书“世界农业地理丛书”、《世界钢铁工业地理》《世界石油地理》等重大科研项目,为深入了解世界发展、普及世界地理知识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区域国别地理研究工作并没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持续繁荣,相反自90年代起就日渐衰落,相关研究机构几乎全部关闭或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直至今天,区域国别地理研究依然面临研究力量薄弱、研究经费不足、研究质量亟待提高的问题。在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地理学人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应树立更加宽广的世界眼光,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世界文明发展中阐释人与自然生命系统和谐演进的科学机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专业智慧、提供专业方案。特别是,要加强对世界区域国别地理研究,让国人读懂世界,同时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读懂中国。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区域国别地理是地理学的基础性学科。区域是地理要素的集合体,地理学的任何理论成果和规律,只有通过世界性的综合研究和区域性的比较分析才能得以证实;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只有放在全球的尺度上,方能理清脉络,分清层次。忽视区域国别地理研究,就会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虞。正如胡焕庸先生所说,地理学研究既要用“显微镜”,横察中国现世;更须用“望远镜”,纵观世界大势。一直以来,我就倡导中国学者要牢固树立“世界眼光、家国情怀、战略思维、服务社会”的治学价值观。2020年2月,我受邀担任bat365正版官方网站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四年来,我和杜德斌教授等同人一同发起举办了世界地理大会,启动了“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还分别主编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冰冻圈科学卷和世界地理学科卷,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共同完成了多项研究课题。我们力图通过这些学术活动和项目研究来推动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中国区域国别地理研究的繁荣,使中国地理学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造福世界人民。“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是推进区域国别地理研究发展的一项实质性重大举措,符合时代之需、民族之需和学术之需。此套丛书由bat365正版官方网站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和商务印书馆共同策划,初步规划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区域开展地理研究,分期分批出版。丛书以国家为主,区域为辅,力求向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立体的世界地理全貌。愿此套丛书的出版能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到世界区域国别地理的学习和研究中,与国家同频共振!


中国科学院院士

bat365正版官方网站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秦大河



“世界国别与区域地理研究丛书”简介

柬埔寨地理

褚劲风 李仙德 等著

ISBN:978-7-100-24367-4

本书运用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的研究范式,利用柬埔寨统计年鉴、人口普查、经济普查等数据,运用地理系统空间分析等方法,从空间与过程、人地关系生态系统、区域差异与联系等角度,研究柬埔寨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人口结构与空间分布、城市化与城市空间结构、旅游开发及时空嬗变、对外贸易的空间格局等主要特征及其一般规律。


褚劲风,上海开放大学教授。从事人文地理和世界地理研究和教学。

李仙德,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城市地理与城市经济研究。

邹   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区域创新、数字经济研究。

刘思瑶,江苏省泰兴中学一级教师。


阿富汗地理

林涛 著

ISBN:978-7-100-24376-6

本书在阐释阿富汗国家的基本地理国情的基础上,回顾其疆域变迁的过程,讨论了 19 世纪后期以来在这片土地上的大国博弈与地缘竞争及其形成的地理原因,全面论述了该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政治地理以及区域地理情况。


林涛,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bat365正版官方网站教授。长期从事人文地理学研究和教学,专注于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领域。


菲律宾地理

杨文龙 著

ISBN:978-7-100-24603-3

本书论述了菲律宾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人口分布、民族文化、经济格局、基础设施、对外经贸及地域经济系统特征,揭示了其自然要素、经济要素与人文要素的发展演变规律与空间分布规律,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机制。


杨文龙,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院长学术助理。主要从事区域国别地理、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研究。


印度地理

张红 著

ISBN:978-7-100-24648-4

本书以“快速发展的文明古国”为主线,通过大量翔实数据与深入分析,系统介绍了印度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交通地理)、人口与城市化、社会文化地理、全球经贸地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特征。全书多维度探讨了印度地理的独特性、复杂性与多元性特征,分析了印度快速发展的驱动因素。


张红,bat365正版官方网站、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地理复杂性、城市演化与数字人文。


5 泰国地理

游小珺 著

ISBN:978-7-100-23968-4

本书全面而系统讲述了泰国的自然地理风貌与资源环境状况,剖析了其人口结构特点及迁移流动趋势,阐述了其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体系构建,以及经济基础与科技发展的现状。此外,本书还探讨了泰国的对外贸易与国际投资情况,并对农业地理、工业地理以及旅游地理特征进行了细致刻画。在勾勒泰国整体发展脉络的同时,该书也揭示了其内部各区域的空间差异与独特性。


游小珺,福建师范大学bat365正版官方网站、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副主任。长期从事创新地理与产业发展、区域经济与国别地理等研究。


印度尼西亚地理

马腾 著

ISBN:978-7-100-23910-3

本书系统论述了印度尼西亚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内部区域地理,分析了该国在全球、南海、东南亚(东盟)等不同尺度下的战略位置及其与大国间关系的演变和今后发展趋势。


马腾,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副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环波罗的海研究中心研究员。


缅甸地理

胡志丁 著

ISBN:978-7-100-23967-7

本书围绕缅甸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自然灾害、人口、民族、宗教、城市、产业、交通与对外经济等主题,开展了深入、系统性的分析,揭示了缅甸在各领域的发展演变、原因,并探讨了各领域的相互作用。


胡志丁,bat365正版官方网站副院长、地缘环境智能计算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区域国别地缘环境解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越南地理

苏盼盼 著

ISBN:978-7-100-24368-1

本书全面分析了越南的自然、人文、经济和区域地理特征,以及这些地理特征在塑造越南的农业模式、人口分布、城市化进程和区域差异等方面的作用。


苏盼盼,bat365正版官方网站副编审,长期从事世界地理、区域国别地理研究及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越南地理、区域地理、国家公园、编辑出版等。


世界航空地理

刘承良 王帮娟 著

ISBN:978-7-100-23631-7

本书科学建构了航空运输空间复杂性的理论框架,从全球-国家-地方多尺度系统揭示了世界航空网络空间演化异质性规律,定量评估了中国主要航空枢纽在全球航空网络中的能级位势,深入探讨了中国航空网络结构和效率的时空演化机理,比较分析了主要区域国别航空枢纽-网络的空间组织模式。


刘承良,bat365正版官方网站人文地理学教授、主要从事世界经济地理研究和教学,聚焦全球创新地理与中美科技战略、全球交通地理与“一带一路”互联领域。

王帮娟,bat365正版官方网站人文地理学博士生,主要从事交通地理与区域创新研究。



10 亚洲水塔流域地理

杜德斌 刘承良 等著

ISBN:978-7-100-24378-0

本书从水变化和水政治的视角,考察研究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引起的水资源供需变化下跨境水冲突与水合作等水事件的时空演化规律。


杜德斌,bat365正版官方网站人文地理学教授,主要从事世界政治经济地理和科技创新战略等领域的研究。

刘承良,bat365正版官方网站人文地理学教授,主要从事世界经济地理研究和教学,聚焦全球创新地理与中美科技战略、全球交通地理与“一带一路”互联领域。


转载自世界地理研究公众号